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國在防控方面展示了高效率治理能力。疫情助推下,第三方檢驗、互聯網醫療等賽道率先受益,而其他賽道醫療機構則處于現金流恢復階段。在不確定性中,修煉內功并承擔社會責任是提升醫療機構價值的最佳途徑。長遠來看,秉持著共同體的理念,我國將加速全球合作共建城市衛生防疫系統,并推進醫療新基建與分級診療體系,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過程中強健根基,逆風而上。
2020年上半年,醫療健康服務行業投資并購熱情不減。受新冠疫情影響,各類談判和盡調工作受不同程度限制,交易動態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其中交易數量下降30%,交易金額下降50%。短期之內市場節奏雖受影響,但長遠來看行業長期受市場看好。疫情期間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投資呈現出如下特征:
經歷2019年體檢和互聯網醫療賽道的異軍突起,2020年上半年資本更加聚焦于傳統醫院板塊。在三博腦科、美中嘉和、賽德陽光等融資并購事件帶動下,已披露的醫院并購交易規模達49.5億人民幣,占據上半年醫療健康服務板塊投資規模的半壁江山。
相比2019年同期,2020年上半年醫療健康服務各板塊大型整合類交易減少,在公布了交易金額的并購交易中,僅有兩起并購交易規模超過10億人民幣,上半年醫療健康服務市場平均交易規模整體縮減至2.1億元。
疫情助推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逆周期特點凸顯,更多的產業投資者希望借助跨界轉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非醫療健康產業的戰略投資人參與并購活動交易金額占比從2013年的6%提升至2020H1的64%,交易數量占比相應從18%提升至35%。2020年上半年,在保險業及其他產業投資者主導的并購交易帶動下,非醫療健康產業的戰略投資人在交易金額和交易數量占比在2019年基礎上進一步提高4%。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注:上述交易數量統計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額的168筆交易
醫院板塊仍是最大熱點。相較于以往以企業醫院改制進程為主的并購趨勢,以腦科、IVF、腫瘤為代表的??漆t院成為2020年上半年主要并購趨勢。
2019年,以連鎖體檢領域為代表的其他醫療機構在并購活動中表現踴躍,互聯網巨頭阿里系促進了該領域的大額交易,完成了跨界整合。2020年上半年,養老服務業取代連鎖體檢業,成為其他醫療機構中交易規模最大的業務板塊。
受疫情助推,互聯網醫療在2020年上半年逆勢而上,包攬資本的關注,財務投資人更是這一次熱潮的主要推手。因2019年上半年主要受幾筆超十億人民幣的大額交易影響,2020年上半年公布的互聯網醫療交易規模和數量尚無法與2019年同期匹敵,但隨著醫保打通和首診放開,預期未來互聯網賽道將受到資本長期關注。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注:上述交易數量統計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額的168筆交易
2020年上半年,大型整合交易規模整體下降,超十億并購事件僅兩起,資金主要向醫院及養老機構聚集。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2020年上半年有兩家中國醫療服務提供商于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海吉亞是國內領先的民營腫瘤醫療集團,經營或管理10家以腫瘤科為核心的醫院網絡。另一家上市的宏力醫療是河南領先的民營綜合醫院。兩家上市企業均為縣域醫療等下沉市場孵化的民營醫療集團。在一、二線城市醫療競爭環境逐漸激烈的情況下,民營醫療資源在萬億級下沉市場中的活力逐漸釋放,對公立醫療的補充作用愈加重要。在美股中概股回歸,A股市場降低紅籌企業回歸門檻的背景下,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中國醫療企業于港股或A股上市。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醫療健康服務行業抗周期能力強,戰略投資者通過其專業的運營能力對收購業務進行整合改造,可收獲穩定的現金流,同時提高資產價值。對于財務投資者,醫療健康服務行業一直是資產長線配置的理想選擇之一。有吸引力的市場估值和投資回報率、疫情影響下的市場表現均是吸引財務投資人做資產配置的特征。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戰略投資者主導國內醫療健康服務業并購活動,累計貢獻了60%的交易額。隨著行業整合進一步加深,非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者(互聯網及IT業、保險業及其他行業)逐漸布局醫療健康產業。繼2019年互聯網巨頭集中發力之后,2020年上半年,險資投資人加大投資,成為并購交易戰略投資人的重要一員。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公開信息及普華永道分析
2020年上半年,社會資本投資境內醫院依然處于調整期。公立醫院并購交易熱度退燒,以國企醫院為代表的公立改制僅有制藥板塊上市公司通化金馬投資六家三、四線城市煤礦系綜合及??漆t院,平均交易規模相較以前年度顯著下滑。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注:上述交易數量統計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額的104筆交易
2020年上半年綜合醫院無大型并購交易,??漆t院并購交易整體規模為30.3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平均交易規模上升61%,資金向優質標的集中。醫療管理集團2020年上半年投資金額達10.5億元人民幣,僅有中冠寶及華夏人壽投資宜華健康一筆交易。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注:上述交易數量統計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額的104筆交易
2013年至2020年,??漆t院投資呈現出從以婦幼、眼科為代表的傳統熱門行業向以腦科、IVF、腫瘤為代表的高技術門檻行業轉移趨勢。2020年上半年,腦科、腫瘤、口腔及IVF領域受資本關注度較高。
數據來源:私募通?湯森路透及普華永道分析
注:上述交易數量統計不包括未披露交易金額的50筆交易
新冠疫情期間,三級醫院醫療資源受擠兌,而大部分非定點醫療機構現金流受影響。與此同時,第三方獨立檢查檢驗和互聯網醫療的崛起改變了患者就醫習慣和醫生執業思維。展望未來,基層醫療機構的強化賦能將加速,以“智慧醫院”建設為核心的數字化變革將成為改變醫生、患者、支付方、管理者行為的重要抓手。醫療健康已經開始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颊卟辉僦皇潜粍咏邮芗膊≡\療,而是更愿意與服務商分享健康數據并建立信任,從而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醫療健康將走向更加多元化、數字化、個性化。
我國醫院市場整體呈現區域化、碎片化的特征。各類投資人在其中致力于企業醫院改制、民營醫院及診所投資。展望未來,醫院板塊仍然會是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的核心。一方面,公立醫院天然擁有更多的患者和醫生資源優勢。隨著企業醫院改制限期延遲,以國有資本辦醫為代表的投資人將加速沖刺,為地方國企醫院賦能。另一方面,在面對醫??刭M、患者獲取、品牌建設等方面有成熟商業模式的醫院標的將持續受到投資者關注。其中,存在較大供需缺口的??漆t院(如腫瘤、IVF)和初具品牌規模的高端醫療機構將成為資本長期關注的領域。另外,隨著疫情影響下分級診療的加速推進,與智慧化醫院建設、基層醫療機構賦能、醫療新基建等話題有關的投資趨勢或將顯現。
以體檢、養老機構、第三方檢測為代表的其他醫療機構在近年自由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在此過程中部分行業經歷了跨界整合的過程。短期來看,伴隨著全球新冠疫情需要進一步得到控制,無論是B端醫院還是C端個人患者都會有較大的檢測需求。在全球疫情持續的情況下,第三方檢驗機構將成為資本的新寵。長遠來看,隨著行業走向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其他醫療機構將更注重商業模式創新和品牌技術創新,形成規模優勢的標的將受到資本青睞。
2015年至今,互聯網醫療經歷了政策逐漸明朗和商業模式逐步求證的過程。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助推終于讓互聯網醫療在政策上實現“破冰”??v觀行業,互聯網醫療服務領域邊界仍在不斷擴大,各類互聯網醫療機構仍在探索適合自身的商業模式,競爭還未達到白熱化階段。隨著醫保和首診的打通,涉及遠程醫療、處方藥流轉、疫情大數據監控的標的或將受到投資者青睞。對標發達國家互聯網醫療發展歷程,未來隨著行業發展走向成熟,預期市場上或將出現大規模并購,以互聯網巨頭為代表的投資人將借助其強大品牌和市場網絡,賦能優質標的,促進產業鏈協同。
2013年至2020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健康服務市場累計完成995起境內外并購交易,已披露交易金額累計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其中2020年上半年發生71起,約為100億元。在此期間,醫療健康服務行業并購活動經歷了準備期、高峰期、調整期。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行業投資熱度雖然退減,但整體受市場長期看好。上半年投資熱點回歸醫院領域,其中??漆t院更受資本青睞。
來源:普華永道
請進入微信公眾號
IHE大健康展
閱讀更精彩!
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聚焦品質板塊
營養品、營養補充劑、營養強化食品、運動營養食品、康復營養、保健食品、母嬰食品、健康食品、蜂產品、功能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膳食補充劑、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新資源食品等;
人參、鹿茸、蜂乳、角鯊烯、海豹油、蜂蜜、蛤士蟆、龍眼肉、海參、燕窩、阿膠、西洋參、鱉等;
家用檢測類產品、家用治療儀器、家用保健類產品、家用護理產品、家用消毒凈化類產品、家用急救類產品、醫療智能穿戴等;
包裝飲用水產品、富氫飲用水產業類、功能飲用水及設備類、高端水的配套服務、高端進口健康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飲品及果汁、低脂食品等;
中藥飲片及藥膳食療、中醫理療及保健產品、養生理療服務及技術加盟、中醫器械及設備、養生慢病管理等;
產后康復設備及用品、全國母嬰服務及加盟、孕產婦護理及嬰幼兒產品、營養健康食品、生殖健康、技術服務商;
健康管理類、醫療旅游、康復醫療及工程設備、康復理療設備、康復輔助器具、運動康復設備、中醫診療設備、家用醫療設備等;
食用油、營養健康高端油、大米、雜糧及主食、米制品、糧油機械、其他機械、包裝設備及材料、檢測儀器、新技術/新成果、有機食品及用品等;
食品加工機械、食品包裝設備、食品飲料機械、包裝材料、配套器材、包裝印刷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