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正圻,上海市現代管理研究中心世經所所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華全國管理創新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研究成果中前后獲首屆“共和國重大前沿理論成果創新特等獎”,“新中國優秀創新理論成果金爵獎”,“世界華人優秀學術成果金獅獎”,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年優秀創新成果獎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大健康成為國家戰略。2015年,“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印發;2017年,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大健康大醫務大金融的宏大事業可以也必然在中國開展得生動多彩成果豐滿。這有如在盛世年代的社會生活中上演一幕以全民參與全民享用共同鋳造健康為題材的歷史性現代性劇目。這個劇本不妨取名為《盛世鋳健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民健康和健康強國成為國家戰略,在深入改革開放中,醫生護士等醫療衛生隊伍越益壯大,醫德醫術更加提高,醫療衛生企業不斷創新創業,現實生活中幾乎全體人民的健康在不同時間場合形式中得到提煉。在生命周期各階段,通過合適的衛生醫療服務的提供和參與,各類成員得到適合自己的相應的受益。盛世社會的繁榮大背景下醫療健康事業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持續不斷地提供,除了大健康大醫務大金融,或者還應該在劇本中加上大科技這一關鍵性的至關重要的資源元素的角色。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堅實健康根基。
樹立大健康理念體系,以促進和改善人民健康為中心,提高全民健康期望壽命為使命。
大健康理念有助于提高民眾健康素養,接受科學的健康指導和正確的健康消費。大健康就是緊緊圍繞著人們期望的核心,讓人們“生得優、活得長、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質量、走得安”。
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亞健康、提高身體素質、減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維護;幫助民眾從透支健康、對抗疾病的方式轉向呵護健康、預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
新中國成立后醫療衛生事業顯著變化。在70年代末特別是80年代初以后,醫療衛生的改革發展迅速,這時開始向外國的醫療事業和對策進行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比較借鑒。四十多年來,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但是遇到困難和矛盾不少,邊試驗、邊動手實干,邊改革、邊總結經驗教訓。
十八大以來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發展有了重大進展和成就。十九大召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大健康受到空前重視,對人民大眾的醫療衛生事業提出相應的戰略性和務實性的政策和措施,動員全社會各種力量充分參與。
國家醫療保險與商業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參加的一種社會保險?;踞t療保險實行個人帳戶與統籌基金相結合,保障廣大參保人的基本醫療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門診、急診、住院等費用。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根據實行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需要,已經和正在進行著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創新;也是為全民大健康撐起結實的保護傘。
我國商業醫療保險雖然起步較晚、規模不夠、產品還沒有豐富起來,但是經過前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探索,已經具備了非常有利的發展條件:如國家政策的傾斜,巨大的需求市場,疾病風險有增加的趨勢,一定的人才儲備。
商業健康險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是在不斷解決和前進著。
審視醫療服務整個產業鏈,大體上可以分成五個部分:患者、醫院、醫生、企業(藥品、器械等)以及支付。受制于多重因素,傳統的醫療服務體系各個環節產生不少“痛點”。
健康服務與健康管理
健康服務,一般被定義為,對個體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
健康服務以現代健康概念和中醫“治未病”思想為指導,在檢、防和治等業務進行中,運用了醫學、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技術和方法。
健康服務對個體或群體健康狀況及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連續的檢測、評估和干預,實現以促進人人健康為目標的新型醫學服務過程。
健康服務的內容,包括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眾多領域,是現代服務的重要內容,而在我國當前卻是薄弱環節。
健康服務的現實目標在于:完善健康和福利,減少健康危險因素,預防疾病高危人群患病,易化疾病早期診斷,增加臨床效用效率,避免可預防的疾病相關并發癥的發病,消除或減少無效或不必要的醫療服務,對疾病結局作出度量并提供持續的評估和改進。
健康管理是以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針對個體及群體進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意識和水平,并對其生活方式相關的健康危險因素,通過健康信息采集、健康檢測、健康評估、個性化監看管理方案、健康干預等手段持續加以改善的過程和方法。
健康管理是指一種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healthriskfactors)進行檢測、分析、評估和干預的全面管理的過程。
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結構、工作、睡眠、運動、文化娛樂、社會交往等諸多方
面。過重的壓力造成精神緊張,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過多的應酬、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過度勞累等,都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不良因素。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主要不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等引起的,這種新的醫學觀念被稱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健康管理就是運用信息和醫療技術,在健康保健、醫療的科學基礎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和個性化的服務程序,其目的在于通過維護健康、促進健康等方式幫助健康人群及亞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風險狀態,遠離疾??;而一旦出現臨床癥狀,則通過就醫服務的安排,盡快地恢復健康。
健康管理不僅是一個概念,也是一種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務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復健康、維護健康、促進健康,并節約經費開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
康復護理、 康復護理是康復醫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而發展。
康復護理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康復專家委員會1969和1981年對康復的定義:
康復一詞,譯自英語Rehabilitation,是重新得到能力或適應正常社會生活的意思??祻陀糜诂F代醫學領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職業能力,社會生活能力的恢復。其后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康復專家委員會對康復的定義作了如下說明:“康復是指綜合地和協調地應用醫學的社會的,教育的和職業的措施,對患者進行訓練和再訓練使其能力達到盡可能高的水平?!苯涍^數十年的發展,康復的目的更加明確,即所謂重返社會。因此,1981年WHO醫療康復專家委員會又把康復定義為:“康復是指應用各種有用的措施以減輕殘疾的影響和使殘疾人重返社會?!痹?993年WHO的一份正式文件中提出:“康復是一個幫助病員或殘疾人在其生理或解剖缺陷的限度內和環境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根據其愿望和生活計劃,促進其在身體上、心理上、社會生活上、職業上、業余消遣上和教育上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發展的過程?!?/p>
康復的內涵:包括:康復對象、康復領域、康復措施、康復目標、和康復的提供者。
醫療健康新科技、產品及服務正處于迅速發展新時期?!盎ヂ摼W+”、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智能終端等紛紛滲入醫療健康領域,醫療健康新技術日新月異,推動智慧醫療重構醫療健康產業鏈和運作模式,并對我國醫療系統深入改革產生歷史性的重大影響。
智慧醫療(英文簡稱WIT120),是最近興起的專有醫療名詞,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
智慧醫療結合無線網技術、條碼RFID、物聯網技術、移動計算技術、數據融合技術等,目的在于提高醫療流程的服務效率和質量,全面改變提升智能醫療及健康管理,大幅度體現醫療健康資源共享,降低公眾醫療成本。智慧醫療由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系統以及家庭健康系統三部分組成。正在打造完整的、協同合作的、智慧的醫療體系。
科技發展是醫療改革的最重要的發動機與源動力。受到現代科技支撐的智慧醫療推動著大健康醫療衛生事業
(1)遠程醫療/移動醫療,(2)云計算大數據:數據技術為醫療的飛躍式發展帶來關鍵契機,(3)互聯網+醫療,(4)人工智能+醫療;
現代科技前沿成果和醫療衛生融合成智慧醫療,完全有可能,有把握,甚至已經進入實驗階段,并且進一步廣泛滲透到醫療衛生的日常生活中去,為人類大健康醫療衛生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如科學家制造分子級的機器人,放到人體里,起到診斷和治療作用。
一些醫療衛生的服務、事項或領域已經與科技融合成智慧醫療,并已進入成功的最后沖刺階段,不久即將在現實生活中造益于人類:1)3D打印技術:3D打印技術的成熟度尚不及基因測序??墒?D打印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無限,如打印骨骼,2)大數據+人工智能疾病預測3)仿生科技等。
中國迎來了醫藥創新創業大潮。中國的醫藥市場規模已在2013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排名第二的醫藥市場,僅次于美國。
國內新藥研發企業已在發生質變。隨著整體工業水平的提升與部分新藥研發相關領域技術如基因測序、分子診斷和精準醫療的迅猛發展,隨著風險投資機構的前瞻性及專業化程度大幅提升等因素,新藥研發(開發)行業正進入質變的快速生長期。
設立“中國醫師節”,體現了黨和國家對1100多萬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
自2018年起,將每年的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2018年8月17日,領導對首個“中國醫師節”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不斷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新貢獻。
領導簽署通令,嘉獎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務全體人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廣大醫務人員、聞令而動、勇挑重擔,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作出突出貢獻。廣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堅韌不拔、日夜奮戰、敢打硬仗,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發揮了抗疫斗爭的中流砥柱作用??蒲腥藛T迎難而上、爭分奪秒,全力以赴展開應急科研攻關,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有力科技支撐。
醫療和金融密不可分:金融是醫療科技的關鍵的基礎性的因素,醫療科技是金融的經營的主要顧客和運行基礎。
在近五年來,醫療健康產業保持了超過20%的復合增長率,預計未來若干年醫療健康產業的規模還將翻一番,屆時將接近中國GDP的10%。
醫療健康產業融資于不同領域。在醫療大健康領域,具體到醫療服務、醫藥與生物科技、醫療技術與醫療器械、數字醫療四大板塊,各有特色。
醫療健康產業的產融結合,是醫療健康產業與金融業的聯系和協作、結合,以及在資金、資本及人事和機構上相互滲透,相互進入對方的活動領域,最終形成產融實體的經濟現象和趨勢。
“互聯網金融+大健康產業”的結合將大大推進大健康產業的發展?;ヂ摼W金融(ITFIN)就是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的有機結合,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其服務體系,包括基于網絡平臺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產品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于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請進入微信公眾號
IHE大健康展
閱讀更精彩!
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聚焦品質板塊
營養品、營養補充劑、營養強化食品、運動營養食品、康復營養、保健食品、母嬰食品、健康食品、蜂產品、功能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膳食補充劑、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新資源食品等;
人參、鹿茸、蜂乳、角鯊烯、海豹油、蜂蜜、蛤士蟆、龍眼肉、海參、燕窩、阿膠、西洋參、鱉等;
家用檢測類產品、家用治療儀器、家用保健類產品、家用護理產品、家用消毒凈化類產品、家用急救類產品、醫療智能穿戴等;
包裝飲用水產品、富氫飲用水產業類、功能飲用水及設備類、高端水的配套服務、高端進口健康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飲品及果汁、低脂食品等;
中藥飲片及藥膳食療、中醫理療及保健產品、養生理療服務及技術加盟、中醫器械及設備、養生慢病管理等;
產后康復設備及用品、全國母嬰服務及加盟、孕產婦護理及嬰幼兒產品、營養健康食品、生殖健康、技術服務商;
健康管理類、醫療旅游、康復醫療及工程設備、康復理療設備、康復輔助器具、運動康復設備、中醫診療設備、家用醫療設備等;
食用油、營養健康高端油、大米、雜糧及主食、米制品、糧油機械、其他機械、包裝設備及材料、檢測儀器、新技術/新成果、有機食品及用品等;
食品加工機械、食品包裝設備、食品飲料機械、包裝材料、配套器材、包裝印刷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