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禾爾盟 一波三折的2020余額已不足2天,盡管疫情影響了各大行業的全年表現,但也催生了大健康領域熱鬧非凡的景象。所謂大健康,就是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對生命實施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護,是追求個體從生理健康到心理、精神等各方面健康的過程。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僅占4%-5%,發展空間巨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健康產業,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而進入新時代,發展大健康產業,需要轉變傳統醫療產業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模式。今天咱們就來盤點下中國2020年大健康領域的熱點與發展,咱們先從各地政府政策及舉措支持開始。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指導下,在過去的2020年里,各地加速布局大健康產業,推出眾多引導政策,并開始建設眾多大健康園區。根據網絡公開信息整理禾爾盟發現,2020年,共有廣西、浙江、山東、江蘇、重慶、云南、海南、湖北、廣東、福建、安徽、北京、上海、貴州14個省/直轄市下轄區域相關政府對外公布了其大健康領域的新動作。
廣西巴馬將發揮“世界長壽之鄉”的優勢,依托“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打造國際高端康養基地。
廣西投資集團,多措并舉發展大健康產業:建設應急醫療物資基地,引企入桂,廣投健康-建立定標未來城,試點打造健康管理、智慧康養、健康養老、健康旅游為核心業態的廣西生態健康未來第一城。
南寧:截至11月,南寧市共推進大健康養老產業、大健康醫療和管理產業、大健康和文旅制造業、大健康食品產業、大健康文旅產業、大健康運動產業、文化和旅游產業七類產業35個項目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1416.95億元。
桂林:9月1日,桂林成立了“桂林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程指揮部”,統籌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發展,同時,當日桂林大健康和文旅產業研究院、桂林文化旅游大數據重點實驗室揭牌。
寧波:海曙區探索發展“大健康產業”,推進建設千億級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位列其中,目標是2025年躍升為“千億級”。依托于此,海曙區探聚焦高端智力、集中創新資源、高質量發展的“大健康產業”。
舟山普陀:“細胞治療臨床研究和轉化應用產學研醫創新基地”在普陀醫院簽約揭牌,這是舟山市首個健康產業“產學研醫”基地。簽約儀式上,普陀醫院、浙江海洋大學、浙江自貿區捷寧港細胞制備有限公司、上海金衛細胞組織儲存服務有限公司簽署《四方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省推出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致力于構建“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綜合保障服務體系,更好滿足疫情防控、醫療咨詢、醫保支付等多樣化需求,該平臺已經于2020年4月25日正式啟動。
淄博:依托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園,建設淄博高新區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在醫藥健康領域形成完整、扎實的產業鏈條和體系,是淄博市醫藥產業創新核心區,并建設了符合國際規范與標準的獨立第三方醫藥產業技術服務平臺,醫藥科技成果專業化轉化、孵化平臺和魯中醫藥健康產業創新資源匯聚與共享中心,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技術服務、實用型技術人才培育、科技交流與合作。
青島:青島將圍繞建設長江以北地區一流醫療中心城市目標,全力打造健康產業千億級集群。2019年4月,青島市衛生健康委發布《健康產業發展攻堅行動方案(2019— 2022 年)》,提出謀劃和推進一批模式業態新、技術含量高、引領作用明顯、帶動效應顯著的重大項目,建成2至3個產值過百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健康產業集聚區,初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
棗莊:薛城醫療智谷大健康產業園是薛城區與浙大山東工研院、浙江商會聯合共建的項目,項目于今年 5 月啟動建設,計劃 2021 年 5 月全面建成。該項目提供全保姆式服務,為創業人員提供從產品研發、中試驗證,到注冊申報、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創業人員僅憑專利甚至創意即可入駐;產業園提供 6.7 萬㎡孵化生產車間、2.7 萬㎡人才公寓,配套高端實驗室、萬級無菌車間等設施;并有區屬國企與浙江商會共同設立的 1 億元天使基金、10 億元產業基金,分階段給予不同資金支持,為項目孵化、生產提供了良好保障。
日照:12月7日,日照高新區與中國醫療器械山東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發力,在高新區打造世界級高端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地;同時,應急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加速進行,日照將建立集原材料生產、產品研發、高值醫療器械制造三位一體的研發生產基地。
濟南:12月中旬,濟南市市場監管局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處發布《關于2020年度濟南市促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獎補資金擬支持項目名單的公示》。此次獎補資金的評定是根據《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濟南市促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濟政字﹝2019﹞81號)、《關于印發2020年<濟南市促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等政策獎補項目實施細則>的通知》(濟工信生物醫藥字﹝2020﹞3號)和《關于印發<鼓勵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專項政策>的通知》(濟食藥監發〔2017〕3 號)要求而進行的。
南通啟東:南通出臺《南通建設上海大都市北翼門戶城市總體方案》,提出加快建設“三港三城三基地”,其中“三城”中的生命健康科技城即地處啟東,是距離上海最近的“一城”。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首開區建設以“生命”與“健康”為核心,構建以“生命信息+”為先導的智能生命健康產業生態,打造生命數字、高端醫藥、健康服務三大產業生態圈,并配備完整的產業、居住、醫療、教育、商業、服務等一系列功能組團,是一個大型生態產城融合項目。4月9日,在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城舉行簽約儀式上,景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隆振股份有限公司、品智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玖玖頤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上海金氪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瑟美(上海)醫療投資有限公司、上?;蒺┽t療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成功簽約。
泰州:3月12日,泰州醫藥高新區舉行泰州國際精準健康中心首批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泰州國際精準健康中心整體規劃面積3.73平方公里,集“藥、醫、養、食、游”為一體,分為養生區、健康谷、診療區、國際醫院、宜老社區和商業配套六大板塊。中心將遵循“技術領先、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招引全球優質資源,構建“3+5”大健康產業體系,即重點發展精準醫療、特色醫療、健康管理三大產業,重點培育康養護理、養老養生、健康培訓、臨床研發、醫療商業五大產業。
句容:句容瞄準大健康產業前景,精心布局,全市177個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搭建了智慧養老平臺,“智慧芯”專業服務面向千家萬戶,與機構養老優勢互補、融合發展。清虛小鎮康養智慧谷、上清溫泉谷項目、華君醫養綜合體項目等一批高端康養服務項目“搶灘”登陸句容,通過“旅游+康養”,句容將積極打造茅山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茅山湖國家康養旅游度假區,培育一批行業精品酒店和度假場所,形成茅山湖康養度假、寶華山養生養心、赤山湖體育康養相結合的三大康養產業集群。加之全域旅游配套的度假酒店、精品民宿、鄉村旅游點等產品,構建融健康服務、康復療養、休閑度假、綠色人居等于一體的大健康產品服務體系。
無錫:今年3月無錫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無錫現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和《無錫市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支持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和高品質仿制藥的研發,力爭到2022年全市生物醫藥產業企業達到1500家,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
3月19日,重慶市經信委披露將加快培育壯大醫藥產品、醫療器械及相關設備、健康食品和運動康養用品等四類產業集群。還將加強對大健康領域創新研發、藥品及醫療器械臨床上市、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標準標識制定的支持力度,并做好政策傾斜、金融支持、人才支撐體系及應用場景建設等方面保障,采取對大健康產品生產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設立大健康產業發展基金、組建大健康產業專家聯合會加快人才培育及引進等多項措施。
4月11日,南川區政府與四川省大健康產業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南川區政府將充分利用四川省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科研和人才優勢,充分發揮南川區位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優厚“三優”稟賦,攜手推動南川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南川將為四川省大健康產業協會會員企業提供在南川發展的機會和平臺,享受招商引資各類優惠政策;同時,四川省大健康產業協會將為南川區大健康企業和產品到四川發展和銷售提供平臺和機會,為南川區在四川的招商引資引智工作提供幫助和服務,積極推薦川內的大健康企業落戶南川謀求發展。
重慶國際生物城是全市統一規劃布局的重點生物醫藥聚集區、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重慶高新區拓展園、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約3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生物制藥、化學藥制劑、現代中藥和醫療器械等產業。今年6月30日,重慶國際免疫研究院在位于巴南區的重慶國際生物城正式啟動,將以重慶現有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9個國家級平臺為基礎建設國家創新中心。在“軟”環境方面,重慶國際生物城推出“保姆式跟蹤服務”,通過匹配政策、借用資金杠桿、量身定做承接方案等大幅提高招商對接效率,高效快捷服務企業落地。
2020年4月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向社會發布了《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2020年度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的“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 其中,大健康領域包括夯實健康城市基礎、著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強化健康品牌的營銷推廣等三個方面的15項具體工作,為加快“中國健康之城”建設提供了有效支撐。
201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下稱“樂城先行區”),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處于重要位置。2020年3月2日海南出臺《健康海南行動實施方案》,將提升海南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的專業化、標準化、國際化,打造海南生態島、健康島、長壽島。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其中明確了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深度融合,圍繞生物醫藥等壯大先進制造業,加強公共衛生風險防控,探索建立與國際商業保險付費體系相銜接的商業性醫療保險服務等規劃。
湖北出臺《關于加快湖北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 以加快推動大健康產業成為湖北民生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帶動湖北疫后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湖北提出十大重點任務,分別是抗病毒藥物研發聯合攻關、高端醫療裝備進口替代、中醫藥振興發展、新興醫療快速成長、健康食品提檔升級、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健身康體消費升級、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在未來,湖北省將重點打造“兩區一基地”,即依托仙桃無紡布基地,創建國家醫用防護物資生產儲備基地,形成醫用防護服2000萬件、N95醫用口罩1億只、一次性醫用口罩20億只以上的年產能;發揮武漢光谷生物城的引擎作用,打造武漢大健康產業核心集聚區;在武陵山、秦巴山、大別山、幕阜山等區域,分區、分層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示范效應明顯的大健康產業園區。
武漢:在武漢光谷產業園之外,2019年,武漢市委市政府選址江夏區鄭店街,規劃建設“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按照“一園三區、產城融合、藥械聯合、醫養結合”的產業定位,全力打造武漢市第五個國家級產業基地。自西向東分設三大產業區塊,分別是鄭店大健康產業綜合區、廟山醫療器械特色區、五里界健康養老特色區等。后期將圍繞上述三大產業,衍生發展醫療流通、健康金融產業,形成合理明晰的大健康產業鏈條。
9月16日上午,武漢硚口區宣布該區正式設立首期規模為5億元的大健康產業引導基金,并現場與步長成果轉化投資基金、武漢華方健民醫潮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人福生物醫藥產業二期基金等3家合作子基金及四大項目簽約,共同搭建大健康產業金融服務平臺。
宜昌:宜都是全國首個全民健康管理試點城市。近年來,該市深入探索醫養融合新模式,構建滿足多種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引進培育一批康養產業龍頭企業,以清江游養、醫養兩條主線為特色,“康養+農業”“康養+工業”“康養+醫療”“康養+旅游”“康養+運動”等謀劃超前、規劃科學、矩陣強大的各類康養產業發展模組已初步形成。同時,著力打造以紅花“食養”、青林“養老”、石門“心養”為主要基地的“游養”片區和以宋山為核心區域的“醫養”片區,與各類產業進行有機融合,全域發展康養產業。
8月8日晚,湖北交投·鱘龍灣品牌發布會在湖北宜都市清江公園舉行。歷時一年多建設,宜都近年來最大的文旅康養項目建設正全面加速。
廣州:廣州國際醫藥港,是廣東省“建設中醫藥強省”重點項目,將打造面向全球的超千億級大健康產業聚集平臺。
8月,廣州宣布鵬瑞利集團將與廣州市、番禺區政府聯合在廣州南站商務區打造國際醫療大健康綜合體,引進國際知名醫療資源,將大健康與現代商業結合,提供國際一流水平的一站式醫療健康商業服務,建設集醫療、健康、養老、酒店公寓、甲級寫字樓、商業為一體的國際大健康城,致力于打造成為廣州的標志性特色項目。
佛山·獅山著力構建“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3月9日下午,南海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項目簽約暨開工動員活動(獅山鎮分會場)在鎮政府舉行,采用云簽約的形式簽約南海生命科學智造產業園、南海(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創新港項目、廣東百合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產項目,大力引進生物醫藥產業。
深圳:2020年2月,深圳市發布了《深圳市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對醫藥研發、醫療器械研發等眾多產業提供了明確的補貼、資金資助、資金獎勵等措施,鼓勵企業創新及產學研聯動。
思明區:2019年思明區出臺《思明區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暫行辦法》,今年7月,思明區出臺《思明區大健康產業樓宇(園區)認定和扶持辦法(試行)》,鼓勵轄區商務樓宇向大健康產業樓宇轉型發展,打造“立起來的園區”,并配套租金補貼、經營貢獻獎勵、固定資產投資獎勵、醫藥研發獎勵和創新創業獎勵等政策,從多方面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比如,入駐樓宇(園區)的大健康企業還設置醫藥研發獎勵和創新創業獎勵,進入臨床試驗創新藥的企業最高獎勵500萬元,獲得國家級獎項的最高獎勵1000萬元。
6月7日,廈門市召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發布了廈門市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系列產業政策,提出“全力建設國內一流的中國生命科技之城,讓生物醫藥產業成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的發展目標
翔安區:2018年9月,翔安數字經濟產業園啟幕,2019年初翔安出臺了《翔安區健康醫療大數據孵化器、加速器暨產業組團管理辦法》《翔安區數字經濟產業示范園管理規定》《翔安區鼓勵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等政策配套方案,充分發揮各類政策的疊加效應及招商優勢,為健康醫療大數據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2020年6月,翔安宣布將打造翔安國際醫療創新示范基地,不僅將引進健康服務國際診療中心,還將打造海峽兩岸醫療創新平臺,逐步建立起以健康醫療大數據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鏈——入駐企業涵蓋了新型研發機構、產業孵化平臺、產業投資、醫療器械、基因技術、醫學檢驗、生物制藥、環保、3D打印、遠程醫療、大數據統計分析、精準化腸道菌群移植等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體系,已突破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產業格局,搭建起以“互聯網+智慧醫療”為核心的“健康翔安”全民健康管理創新平臺。
蕪湖:11月18日,蕪湖市組建了大健康產業鏈工作推進組專班,將重點圍繞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生物制藥、衛生材料、健康養老、醫療服務等六方面展開招商。
合肥:合肥高新區是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部中心,還擁有中國聲谷等人工智能集聚區,在大健康領域正在開展創新探索。12月9日,中國醫促會與合肥高新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合肥高新區建設安徽長三角公共衛生科學研究院。
海淀中關村科學城重點聚焦大信息和大健康兩大核心產業,通過AI賦能“創新藥物+高端醫療設備+醫療服務”三個產業細分領域,為研發、臨床、轉化、產品上市全生命周期提供技術支撐,形成了AI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全新格局。
上海正圍繞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戰略性產業,深入建設全球科創中心。海市經信委等相關部門聯合出臺了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將進一步加強規劃布局、環保管理、生產廠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專業化體系的建設,落實上海市產業地圖,發揮市級特色園區品牌效應,構建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其中,精準醫學、體外診斷等產業作為前沿領域,在上海南翔精準醫學產業園、上海嘉定工業區等區域加緊布局,推進產業化發展
貴州以“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手段創新發展大健康產業,通過加強大數據在健康服務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以大數據醫療技術應用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智慧醫療”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遠程醫療服務、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遠程會診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發展。
作為貴陽市委、市政府著力建設的大健康醫藥產業綜合體,從2015年啟動建設至今,智匯云錦孵化基地通過持續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強化服務意識、簡化辦事流程等措施,不斷加快培育引進化藥研發、醫學檢測、醫療器械、大數據、生物醫藥等優質產業項目,引進大量相關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大健康產業聚集效應逐漸顯現,形成世界一流的大健康產業集群。
除此之外,貴州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產業優勢,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全省重點發展的12個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實行定制藥園”建設,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打造以大方縣、七星關縣(區)為重點的黔西北天麻產業帶,赫章縣為重點的烏蒙山區半夏產業帶,施秉、黃平縣為重點的黔東南太子參產業帶,以荔波縣、獨山縣等為重點,打造黔南鐵皮石斛生態化近野生石斛產業帶等。并通過推動醫療+養老、健康+旅游、健康+體育、健康+森林康養、健康+互聯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存量提級改造,推動關聯企業新建積聚。
大健康領域發展勢頭正猛,無論是國家宏觀戰略層面的引導還是各地區域政策的支持,都為大健康領域的發展創建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而遍布全國的大健康產業園區,及配套的創新創業服務,更將這種支持落到了實際上,所以大健康的風頭正勁未來一片向好,所以,套用一句網絡名言,如果說加入大健康行業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希望我們乘著政策的利好之風,共贏明天!
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聚焦品質板塊
營養品、營養補充劑、營養強化食品、運動營養食品、康復營養、保健食品、母嬰食品、健康食品、蜂產品、功能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膳食補充劑、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新資源食品等;
人參、鹿茸、蜂乳、角鯊烯、海豹油、蜂蜜、蛤士蟆、龍眼肉、海參、燕窩、阿膠、西洋參、鱉等;
家用檢測類產品、家用治療儀器、家用保健類產品、家用護理產品、家用消毒凈化類產品、家用急救類產品、醫療智能穿戴等;
包裝飲用水產品、富氫飲用水產業類、功能飲用水及設備類、高端水的配套服務、高端進口健康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飲品及果汁、低脂食品等;
中藥飲片及藥膳食療、中醫理療及保健產品、養生理療服務及技術加盟、中醫器械及設備、養生慢病管理等;
產后康復設備及用品、全國母嬰服務及加盟、孕產婦護理及嬰幼兒產品、營養健康食品、生殖健康、技術服務商;
健康管理類、醫療旅游、康復醫療及工程設備、康復理療設備、康復輔助器具、運動康復設備、中醫診療設備、家用醫療設備等;
食用油、營養健康高端油、大米、雜糧及主食、米制品、糧油機械、其他機械、包裝設備及材料、檢測儀器、新技術/新成果、有機食品及用品等;
食品加工機械、食品包裝設備、食品飲料機械、包裝材料、配套器材、包裝印刷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