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軟銀大會(SoftBank World)上,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曾感慨萬分“30年后,人類壽命將延長到100歲以上,人類和機器人共生……”在大健康方向上,智能機器人擁有巨大的應用空間。
疫情期間,就有各式各樣的智能機器人“奮戰”在醫院、公共交通、社區等公共場景,承擔遠程看護、測溫、消毒、清潔和送藥等任務。具備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大數據驅動等特點的機器人,早已應用到各種健康服務的前沿。
今年奧運上,獲得不錯成績的中國女籃,許多運動員日常就以國內秀域自主研發的超V熱動力人工智能AR機器人,緩解運動損傷、提高身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等。東京奧運會期間,工作人員也“借力”動力外骨骼機器人,幫助他們在搬運重物,以減緩高強度勞作給腰部帶去的壓力。
為了保證特殊時期奧運會的正常運行,日本還有大量紫外線消毒機器人活躍在一線。
無獨有偶的是,下沉市場中半智能或淺智能的類似筋膜槍、按摩儀、補水器等“黑科技”儀器,近兩年也開始“熱銷”,種種跡象預示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在一二線城市中,健康智能機器人于應用中愈發成熟,打破著傳統健康管理機構的規?;瘮U張存在的困局,由智能機器人引發的大健康下沉大潮或正在悄悄打開。
近年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5G、電商、互聯網等軟硬件的不斷完善,小鎮新中產的消費習慣逐漸向一二線白領趨近。從平臺數據來看,近兩年,縣城青年已經成為新上市iPhone手機的消費主力;在京東iPhone整體銷量中,三到六線城市市場份額占比過半,銷量同比增長也遠高于一二線城市。
根據天貓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最愛買輕奢包包的前五大省份分別是北京、海南、吉林、上海和重慶,而線上增速最快的TOP10城市均為三至六線城市。由此可見,便宜不再是三到六線市場的唯一追求,下沉市場的新中產們也開始愛美,及為時尚、健康而去大額消費。
伴隨著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健康課題在疫情的教育下獲得廣泛關注?!敖】怠弊鳛槿松慕K極追求,同樣是這代新中產的追逐熱點。在阿里巴巴集團公布的2022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中顯示,主打下沉市場的淘特熱銷商品中,筋膜槍同比攀升270倍,家用按摩器同比增長55倍。
智能保健硬件在為小鎮新中產群體帶來健康新體驗的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他們對前沿健康管理服務的旺盛潛在需求。
新中產群體為何會如此熱衷中小智能健康硬件?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一二線城市成熟的大健康產業鏈,過去三五線城市健康管理、亞健康治理市場多被小品牌甚至無品牌的中小門店所“瓜分”。據一家知名健康連鎖企業工作人員所透露,大型健康管理機構門店布局多呈現倒金字塔結構,消費能力更強,服務接受度更高的一二線城市為它們的主戰場。
不過,隨著智能健康服務新模式的發展,這種現狀正在被打破。
早在2019年9月底,從下沉市場“發家”的拼多多就推出了“醫藥健康日”,并將“百億補貼”指向了OTC藥品、醫療器械、隱形眼鏡等。美年大健康這些年也在堅持下沉,截至2020年底,美年大健康已在全國300余座城市布局400多家體檢中心,五年來累計已為超過1.1億人次提供專業健康服務。
國內專注大健康成立了14年的連鎖巨頭秀域,幾年前開始向智能健康轉型,近期又透露要在5年內開到5000家店。目前,秀域門店主要開在一二線城市,根據這一規劃,意味著未來將有大量新店開在三線或以下城市。
市場也有更早的先行者,如引入國外“DSO”模式以加速下沉的口腔巨頭美維口腔醫療,近些年已成為資本的寵兒,于2018年12月獲得3億元A輪融資,2021年7月又獲得10億元B輪融資。
市場剛需驅動下和資本機構助推中,大健康下沉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
今日距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發布已經過去了五年,近些年又有《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政策相繼出臺,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意味著未來十年仍將是中國健康產業的“黃金10年”。根據相關預測,到2030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元。
受限于過去地域式發展結構影響,大健康下沉市場步伐整體緩慢,但四五線龐大城市基數和將近6億人口的消費缺口,卻是大健康企業未來尋求新增量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徑。
據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撰文預測,三四線城市的居民消費將在2030年達45萬億元人民幣,成為今后十年消費的主力軍。大健康同樣是三五線新中產的“剛需”,毋庸置疑未來下沉市場將成為全新藍海。
在國內已發展多年的美麗與健康產業,大型連鎖機構更多的聚焦一二線城市。
我們從行業頭部企業如秀域、雍禾、美年大健康等企業官網上查看門店地址分布,也會發現這一特征。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因為傳統健康連鎖機構因模式特點,更多的將有限人力放在人口密度更高、消費能力更強的頭部城市,相比之下三五線城市成為未開發的“西部地域”。
其一,對醫師/技師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個健康連鎖機構口碑的好壞,與醫師/技師的水平有著直接聯系,一位合格的技師,不僅僅要經過層層考核,還要具備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這阻礙著大健康連鎖機構的擴張步伐。
其二,醫師/技師及相關人員的培訓周期長;該行業具有強需求、長期性的特點,同時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較長時間。技師需要少則十余年,多則數十年的學習,才能掌握較為精湛的技術。
其三,健康保健人才缺口較大;據初步估算,未來5到10年,專業的健康管理師需求預計將超過800萬人,然而,目前我國職業的健康管理師只有10萬人,健康管理師已經成為健康產業最緊缺的復合型人才。
傳統中過度以“人”為中心的擴張模式,制約它們的開店速度,相比之下消費能力更弱的下沉市場,幾乎都會被頭部企業所“忽略”。智能化時代,新中產消費能力提升,傳統企業紛紛向數智化轉型,市場的走向被大大提速。
2017年雍禾就率先引入ARTAS植發機器人,近兩年也開始計劃引進或自主研發自動化毛囊檢測儀及毛囊移植機械臂等高技術手術設備或器械。
這種機器人的應用,大大降低了類似企業的擴張門檻。過去人工“植發”的時代,毛囊提取、毛囊重塑,都需要人工手動操作,一次服務時間或長達6-8個小時,這對醫生和服務人員的眼睛和頸椎都是巨大考驗。
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在部分流程上替代人工,縮短了手術時間,也減輕了服務人員的負擔,客觀上為企業門店的擴張提供基礎。
過去幾年,秀域則投入億元資金,邀請來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光學研究博士、激光應用技術專家楊林,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計算機專家倪光南等高科技人才組成研發團隊,進行大健康智能機器人、智能儀器等研發。
這些科研大佬帶領團隊,研發推出了一系列智能黑科技產品,如采用無創靶向聚焦射頻技術減小脂肪細胞體積和數量的轟脂儀,如集遠紅外線診療、個性化定制健康服務等功能的秀域超V熱動力人工智能AR機器人,及代替傳統的人工按摩法的點陣波等智能機器人或儀器。
企業們不約而同的選擇轉型,除了是時代趨勢外,這些投入巨資的智能機器人、儀器,具備傳統人工服務不能比擬的三大優勢,也正是這三大優勢,助力著這些連鎖企業加速下沉步伐。
第一,實現降本增效,提供標準化服務;人工成本不斷上漲的當下,人工智能最直觀的應用就是降低人工服務的成本,提高效率。以人工為主的健康服務,因人會情緒波動、疲勞,無法始終如一地提供高質量服務,但機器可以用同樣的標準連續服務十多個小時。
以點陣波為例,是相關企業歷時五年花巨大成本開發的準醫療級設備,可以替代按摩、幫助減肥、改善小葉增生、失眠、痛經……,25分鐘的治療,某種程度上能實現10年左右的技師兩個小時的治療效果。據企業方面透露,秀域提供的服務,80%來自設備,人工營收不到20%。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也正在開發,預計明年將替代90%的人工服務。
第二,以“數據”為基準的服務方案,更易獲得新中產信任感;過去,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各種健康連鎖機構信任度不夠強,也是該市場擴展緩慢的原因。智能機器人、智能儀器相比人靠經驗判斷,它們依靠各種健康數據為基準。智能機器人大數據庫可記憶每一位顧客的個人喜好、承受能量值,服務中可精準的為顧客自動調節溫度、力度,提高顧客舒適度和滿意度;還可以通過儀器進行初級人體健康監測,生成體檢報告。
近些年每次購物狂歡節,下沉消費者都購買大量的健康相關的智能硬件,也在無形中做了市場教育。智能機器人、智能儀器基于數據的各種服務方案,可以很快地建立他們的信任感。
第三,信息化系統實現智能化管理;過去,在沒有信息化系統的時候,健康+美業的連鎖門店很容易出現貨品積壓或者需要補貨的情況。當數字化系統介入后,這些門店實現了自動配貨和退貨,減輕了庫存壓力。過去,將門店開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大城市,可以節約成本。當下無論是秀域、雍禾、美年大健康等連鎖企業,都已完成信息化系統升級的轉型,給下沉擴張又添了一把火。
其實,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智能機器人的成本都不算太低。如上文提到的點波陣設備,售價的話就高達70萬元。不過智能機器人解決了一個“時間”問題,過去為了保證服務的質量,任何一家美業、健康連鎖企業,擴張前都需要大量投資在相關服務人員的培養上,整個時間周期很長。
如果大健康相關服務真的實現9成機器人負擔,1成人力負擔,就會大大減輕人才方面的培養困境,而且智能機器人、儀器基于大數據和自學習能力提供的標準化服務,也在優化著消費端的服務體驗,這都有利于大健康連鎖企業在下沉市場快速擴張。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2018 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36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會達到207億美元。健康智能機器人的應用相比于醫療機器人會走得更快,而中國大健康企業自主研發意識的提高,也釋放了許多積極的信號。
比如說,超V熱動力AR機器人從系統設計研發到零部件全部都是國產化,就連螺絲釘這樣的小零件都追求國產化,是自主可控的科技產品。去年倪光南院士就曾樂觀指出,人工智能機器熱特別是理療機器人,中國不可能被人卡脖子。
技術的發展正推動著時代的變遷,人工智能應用范圍的愈發廣泛與企業的不斷深耕,開啟了時代智能化的大門。作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的智能機器人來說,它無疑影響著傳統的社會結構與人們的生活方式。
本月舉辦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在衛生領域智能檢測區,便有一款名為“鵬程青耕”的全自動鼻咽拭子采樣機器人亮相。據介紹,全自動鼻咽拭子采樣機器人是一款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以機器視覺為輔助,在運動規劃系統的控制下,能夠追蹤并精準定位到被采集人面部和鼻孔,機械臂可自動獲取鼻咽拭子。
智能機器人的出現,使大健康領域正悄然發生著改變。在國家政策、大健康概念等因素的影響下,大健康市場被進一步擴大,市場潛力也被發掘出來。
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顯示,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規??焖贁U大,達1961億元。但在線醫療整體屬“低頻”特性,以經濟發達城市為主力,醫藥電商類在一線城市滲透率最高,掛號診療在二三四線滲透率有待提升。
基于目前大健康行業在下沉市場還是一片廣闊藍海,各企業紛紛開始了向“下”走策略。
民營口腔企業以嘉和口腔為代表,開啟下沉市場的布局;作為民營口腔醫療連鎖機構嘉和口腔董事長就曾表示,嘉和口腔從2000年發展至今主要以北京地區為主,未來嘉和口腔將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主要布局區域為受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的三四線城市。
健康+美業企業以秀域為代表,加速市場滲透的腳步;8月初,秀域在抖音發起了“青春新動力”話題,截止到目前,話題總播放量突破8億。在活動觀看的用戶里面,既有來自一二線城市的白領階層,也有三五線城市新中產群體。還有“夏日捉腰季”話題,也有眾多網紅達人紛紛慕名而來,在秀域智能健康門店“躺瘦”打卡,其中不乏百萬粉絲的網紅例如@慕寒、@北京吃貨指南、@金財和臘鳳、@二博等。
互聯網企業以京東為代表,持續深耕下沉市場;2021年8月30日,京東健康藥京采與云鵲醫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雙方將完成基層市場的服務沉淀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藥健康服務等方面,助推醫療行業數智化轉型和惠普醫療服務的實現。
以上種種不難看出,如今智能機器人已經成為大健康行業當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驅動力,而在大健康發展之路中,一個明顯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到下沉行列。
去年2020全球人工智能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就曾提出,疫情之下人工智能將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在實際的疫情防控中涉及公共衛生大數據、疫情研判、基因測序、藥物研發、智能服務以及影像診斷等很多方面,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一直被健康+美麗企業觸及不深甚至不到的三五線城市,正迎來更多的智能健康機構門店,這將大大改善下沉市場消費結構,給更多的消費者帶來健康管理服務。
關于大健康行業,這些企業仍在探索的路上。
匯聚產業鏈上下游,聚焦品質板塊
營養品、營養補充劑、營養強化食品、運動營養食品、康復營養、保健食品、母嬰食品、健康食品、蜂產品、功能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特殊膳食、膳食補充劑、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新資源食品等;
人參、鹿茸、蜂乳、角鯊烯、海豹油、蜂蜜、蛤士蟆、龍眼肉、海參、燕窩、阿膠、西洋參、鱉等;
家用檢測類產品、家用治療儀器、家用保健類產品、家用護理產品、家用消毒凈化類產品、家用急救類產品、醫療智能穿戴等;
包裝飲用水產品、富氫飲用水產業類、功能飲用水及設備類、高端水的配套服務、高端進口健康食品、健康零食、健康飲品及果汁、低脂食品等;
中藥飲片及藥膳食療、中醫理療及保健產品、養生理療服務及技術加盟、中醫器械及設備、養生慢病管理等;
產后康復設備及用品、全國母嬰服務及加盟、孕產婦護理及嬰幼兒產品、營養健康食品、生殖健康、技術服務商;
健康管理類、醫療旅游、康復醫療及工程設備、康復理療設備、康復輔助器具、運動康復設備、中醫診療設備、家用醫療設備等;
食用油、營養健康高端油、大米、雜糧及主食、米制品、糧油機械、其他機械、包裝設備及材料、檢測儀器、新技術/新成果、有機食品及用品等;
食品加工機械、食品包裝設備、食品飲料機械、包裝材料、配套器材、包裝印刷機械;